据北京商报报道:
不妨为文化产业开个负面清单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置换成经济学的思维,就是在温饱消费
基本解决、人均GDP即将或已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文化消费如何登场、如
何起范儿、如何唱主角。
文化消费有着自己的制度路径,对于我们所驾轻就熟的廉价竞争的路径依赖,是完
全不能嫁接的。后者,是水往低处流,便宜就是王道;前者,是人往高处走,创新
才是法宝。这就使得文化的产品供给者——文化企业,要紧盯市场,而不是紧盯市
长。市长能够帮助建立动漫产业园,但在动漫产业园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没人消
费一切等于零。全球动漫市场份额,日本独占2/3,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几乎
占1/3,中国的世界产量第一,真真是打了个水漂。
文化消费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供给制造消费。在iPhone生产出来之前,人们是没有这
个需求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井喷式需求,是被企业引导出来的。《阿凡达》
之前,3D需求是微弱的;电商燎原之前,网购需求也是隐忍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灵
感和冒险,创造出了一个商业奇迹。
因此,文化消费的核心是企业、是人才、是创新。对于文化企业而言,最大的政策
支持,其实是少出限制性政策。我们文化体制的一个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落后的
文化产品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深层次里,其实
是囿于各种束缚和禁忌的内容制作商裹足不前、畏首畏尾与资源要素源源不断流入
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日渐雄厚的产品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凡是产业都要面临管制与创新的博弈。只不过,在文化产业这一博弈更为关键。在
每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市场和企业对管制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但总的一个趋
向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管制要逐步放松,与时俱进。文化产业的繁荣需
要一个渐次放松管制的环境,要鼓励企业去大胆创新;有必要仿照上海自贸区的
负面清单模式,在文化产业里也可以试水,让文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做到法无禁
止即合法,政府不再限定企业只能做什么,只要规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即可。
以电商的野蛮成长为例,政府并没有扶持电商,但电商在市场上杀出了一条活
路。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机制,文化资源的配置也是如此。政府对于文化产
业的支持,更多的应是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建设,让公民能够更多地享受
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就是这样一个有益的建设。自9月3
日启动以来,已经实现直接消费超过33亿元,于政府于企业,皆大欢喜。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政府管理思维面临巨大转变。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
,一字之差,无疑将会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