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王村镇掐丝珐琅博物馆文创展区,珐琅手串、掐丝珐琅纹饰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参观学习掐丝珐琅制作技艺流程,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独特。
工人在手工制作珐琅手串 摄影 徐梓钰
“这些掐丝珐琅文创产品太精美了,每一道工序都像在创造艺术,我要多买一些送给家人,以后也会更关注非遗传统文化!”游客秦艳玲说。
掐丝珐琅文创产品 摄影 徐梓钰
“我们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融入了博物馆掐丝珐琅元素及涞水文化特色,比如海晏河清烛台冰箱贴,就是根据我们馆内藏品设计的,通过小巧的物品,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博物馆的藏品和文化。”非遗传承人万阳磊说。
游客扫码购买珐琅文创产品 摄影 徐梓钰
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涞水县持续做好传统技艺活化利用,打造掐丝珐琅博物馆和生产工厂,引进先进数字化生产设备,形成“参观+体验+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利用网络平台“破圈”,吸引“90后”“00后”年轻游客打卡博物馆、购买文创产品,让珐琅从“博物馆展品”变为“生活伙伴”,形成文化传播良性循环。
游客体验珐琅文创产品制作工艺 摄影 徐梓钰
“涞水掐丝珐琅不仅停留在技艺展示,更探索产业化路径,构建‘政府引导+传承人主导+全民参与’模式,推动文创设计开发和生产创新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丰富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整体繁荣。”涞水县王村镇宣传委员张凯旋说。
非遗传承人在直播云游览掐丝珐琅博物馆 摄影 徐梓钰
近年来,涞水县深挖本地非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创精品展示、直播云游览博物馆、现场体验创作等方式,发挥传统掐丝珐琅、景泰蓝火锅、耳枕、绢人等非遗元素特色,开发非遗工艺伴手礼、文创产品等特色商品,使其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产品,让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深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