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陈少峰 峰火文创
峰火文创大会(2019)暨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峰会上,北京大学教授陈少峰发表“文旅跨界融合的十种模式”主题演讲,提出全方位融合的十种模式和旅游行业的可行性操作。
文旅的融合不仅仅是文化和旅游,还包括科技、互联网、衍生品等,是全方位的融合,文旅融合最大的好处就是产业链极大的延长。文化和旅游的跨界不是简单的食住行娱购游这样的产业链说产业链,应该用文化产业的方法来做旅游。
旅游产业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旅游企业的产业链很短,如果只做旅游而非文化旅游的话,产业链很短。第二,大多数旅游项目都在户外,受季节和天气限制。第三,景点门票为主要收入。第四,淡季带来的冲击,如果一个景点的酒店因为冬天和淡季半年不能营业,到底是把员工遣散还是不遣散,遣散的话来年怎么经营?不遣散的话人力费用怎么办?
用文化产业方式做旅游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要用文化产业做旅游,而不仅仅是用文化做旅游。
我们要做的是有产业链的文化旅游跨界融合,融合过程中要把旅游中最重要的一个困扰——重资产去掉,一定要轻资产的思维。要把文化产业做为“本”,旅游为“末”,不能本末倒置,文化产业做旅游当然也要落实在项目上,我将分享十个旅游融合的业态及其商业模式:
1.活动经济
中国最大规模的旅游不是观光旅游,而是会展旅游,比如广交会,很少有景区的收入能超过广交会,除了会展旅游还有体育旅游、音乐节、艺术节、健康旅游,基本上都是跨界,我把它叫做活动经济。活动经济是一个新的概念,不仅带动旅游,还带动城市经济,带动传播,带来非常多的综合收入,比如音乐节和马拉松,这就是活动经济。
2.旅游演艺
“一鱼多吃”加“一鱼永吃”是文化产业规律,文化产业的旅游必须有多样性的收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演艺节目可以延长旅游消费,我非常看好旅游演艺室内化,一年四季可以玩,解决了淡季的问题,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体验,甚至夜游项目也可以室内化。
3.新型文化体验中心与创意秀
旅游演艺不要仅仅从演艺的角度来做,还要进一步拓展,把旅游演艺节目当成创意秀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室内体验当中不仅有旅游演艺的形态,还有其他十几种项目同步运作,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可以体验不同的项目,还可以不断挖掘城市文化来演艺,以此形成一个文化+体验的多样性业态。我一直提倡以城市文化作为体验性旅游内容的综合创意秀,所有的业态都可以集中在这个体验中心,可以用AR和VR的技术再现各种可能性。
4.旅游场所改造(景区+体验中心)
目前大多数旅游场所都是观光型的,并不适合儿童,所以观光和体验并重才能解决双重顾客的问题,家长和儿童都能享受。另外,所有的景区都是经营到一定的阶段就停止增长了,如果在景区旁边建一个体验中心,延长项目消费时长,这样既符合家庭文化,模式又可复制,增加景区的成长性空间。
5.文化场所改造(博物馆+体验中心)
把原有的文化场馆改造成体验中心,比如博物馆,如果想把博物馆变成旅游目的地,必须有体验中心,静态展示空间乃至普通的物理空间都缺乏价值,让儿童通过体验中心了解当地文化历史。
6.研学基地
什么叫“研”?研是研究。什么叫“学”?学是学习。所以,研学基地一定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做导游,我把它叫导师而不是导游,研学基地一定要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然而目前的研学基地没有储备,没有系统,没有教材,没有知识,没有培训,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7.IP及其产业链
动漫产业不仅要做动漫公司,还要做动漫体验基地,以动漫IP为基础来开发衍生品,再融合当地文化和非遗,这是相当丰富的资源,包括研学基地,也可以用动漫再现,需要探讨如何把知识性、科普性和娱乐性结合得更好。
现在非常流行的旅游形式是去动漫发生的场景地旅游,还可以开发动漫里的美食。通过一部动漫,就可以把吸引年轻人的东西表达出来了,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8.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开发田园综合体或者特色小镇,一定要用40%的钱来做内容,60%的钱做硬件,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发展,要做轻资产的大项目,投资两三亿就已经是很大的项目了,比如室内体验中心、城市体验中心或者农业主题公园,总之要有一个内容体验能够待一整天,包括白天和晚上的大项目,这样产业链就延长了。
9.夜游体验项目
夜游区别于夜间经济,夜游是通过项来主动吸引游客消费。为什么很多民宿都难以盈利?因为白天的项目不够吸引人,晚上也没有夜游项目,消费者不会在此停留。主题可以采取轻资产模式,新奇的科技手段也可以助力夜游体验。
10.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旅游需要结合体验项目,仅仅是讲解,儿童难以理解,通过体验项目让他们学一部分玩一部分。红色旅游基地可以扩展成国防教育体验中心,用体验的方式做国防教育,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景展示海陆空三军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