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融合
跨界融合
所在位置:  首页 >>  跨界融合
站在乡村振兴风口上的“农文旅”跨界融合
发布时间:2022/8/16
随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渐明晰,各项配套政策逐步细化,三农相关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乡村活力得到空前激发,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条件、乡村文化资源等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另外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的出游频次增加,对假日的生活质量越来越看重,节假日的规划基本以中短途游玩为主,扩展了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推动农文旅融合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农文旅融合究竟指什么

农文旅简单点可以理解为“农业+文化+旅游”,但真正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远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尤其是在地或者乡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

另外,农文旅的融合是产业的融合,是指农业产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互改变产业链的过程,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无形要素也跨越其产业边界应用到农业产业,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来丰富旅游产业链,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的传承体。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农文旅融合是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01.农村的基础设施得以完善

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各级政府统筹调度,各地都纷纷展开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02.农业功能不断扩展

各级县政府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形态农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农业功能。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不断改革,城镇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为新时代经济体系下的第一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农业功能的不断挖掘,有利于激发第一产业潜力,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既能保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也有利于反哺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03.特色文化不断显现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下,很多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显现,比如: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乡俗文化等。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

乡村旅游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已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和产业化推进的有效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旅游景点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分布更加广泛,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客观上要求旅游业、农业必须融合文化深度发展,而在实际发展中却显现出一些瓶颈。

01.公共设施硬件不够“硬”

乡村旅游持续兴旺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刚性配套,村村通公路的愿景已基本实现,但有一些乡村因为地处相对偏僻,原有道路基础差,特别一些山区道路,曲折崎岖,路面狭窄,大巴车难以交会,事故隐患多,如遇游客集中出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成为一大硬伤。还有如医疗救助站、公共厕所、娱乐康体设施、大中型会议室、停车场、食品卫生等硬件也与大型旅游综合体相差较远,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游客接待,受制约明显。

02.服务水平软件不够“软”

目前,乡村旅游中大多数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服务人员均为当地留守农民,受文化知识水平限制,整体素质不高,加之缺少系统的培训训练,总体上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规范,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持续开发,长远发展。

03.精品品牌意识不够“精”

在乡村旅游开发进程中,游客的餐饮、购物与游览等都与农产品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但是很多产品的制作、包装都是粗放型的,一方面是产品营销策划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因为劳动力需求量大,覆盖的层次多,进入的门槛较低,造成产品的美观度、精致度差。品牌的创设包括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饮食小吃、文化创意产品、旅游项目等,既要推出单个产品的精品品牌,又要树立整体产品的精品品牌,如果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做精做强的意识,就难免出现红火一时,最终逐渐冷落的局面。

04.乡土文化特色不够“特”

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必须要加强对当地资源的有机整合,尤其是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如对乡村民俗、饮食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的深入挖掘,当前很多乡村旅游缺失文化“灵魂”,如果只是简单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不注重文化内涵的开发建设,也就无特色可言,于是出现了许多同质化的乡村旅游,长此以往,游客将会出现审美疲劳。

农文旅融合的发展策略

农文旅融合应立足实际。乡村旅游须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明晰本地资源、风土文化、区位特点等自然禀赋,发掘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各地应树立用户导向思维,紧依市场需求,创新开发特色项目、拳头产品、优质服务,在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中提升农文旅产业的自然流量;应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加强整体策划、规划、招商、推广和运营,系统打造特有品牌,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形成各有千秋、美美与共的产业发展态势。

农文旅融合应以农为本。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各地应以高质量推进“三农”工作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科技下乡,鼓励资本回乡,引导人才返乡,对农文旅融合发展“扶上马,送一程”,让农文旅企业有甜头、农业提质有奔头、农村建设有搞头、农民增收有盼头。

农文旅融合要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高地。将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实现以文铸旅,以旅彰文,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一项工程,要建立相关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制度,如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遗址等要进行必要的保护和修缮。建立专门机构对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实施有效监督,建立良性的文化运转机制,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傅统庙会等加以正确引导、利用、开发。同时减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障碍,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使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发展农文旅模式,最终是为了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目的,促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联动,激发乡村发展的经济活力,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遗产传承使命感,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真正助力乡村的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