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新闻
文旅资讯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旅资讯
各地一窝蜂式推实景演出 中国式山水狂想还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11/7/15

据新华社 陈鹏报道:

        各地一窝蜂式推实景演出 中国式山水狂想还能走多远
          ——各地一窝蜂式推出大型实景演出的反思


    耗资2亿多元的《希夷之大理》再将陈凯歌推上风口浪尖。因舞台覆盖某水库而被指其破坏环境的声音骤起,另有观众批评这台晚会看不懂。

    《希夷之大理》是张艺谋印象系列之后又一部全国关注的大型实景演出,其敏感点不仅在于陈凯歌是否效颦,更在于这类表演模式渐成风潮之后,能否经得起环保的拷问?能否真正为成为地域文化的艺术性解读?这一被誉为中国式山水狂想的文化产业新宠究竟何去何从?

无法逃避的环保之忧

    在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大气磅礴的节拍中,《希夷之大理》在大理山水间演绎了白族望夫云的故事。主创称意在传达一眼看尽风花雪月,用心感受千古爱情的主题,陈凯歌表示,这是向大理白族文化致敬的诚意之作。

    《希夷之大理》以苍山为背景,舞台利用了大理古城东北角的220亩北门水库,整个剧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使用钢材超过1800吨,宽235米、高30米的全钢结构彩虹桥飞跨舞台,可在高空展示壮观的雾森水幕成像系统。

    大理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艺芳介绍,拥有50年历史的北门水库年久失修但尚未废弃,还负责周围几个村庄农田的灌溉。剧场修成后,既可保证演出用水,也可保证村民灌溉,投资方已经全部买单,无需村民承担任何费用。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对《希夷之大理》提出质疑:水库灌溉功能受影响是其一,声光电系统的影响是其二,花巨资打造所谓名片值不值是其三。综合看来,都希望这类演出不要伤害大理的古朴与宁静。

    大型实景演出已经不是头一回遭受环保质疑了。此前,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就被台湾学生批评可能会给环湖生态系统带来破坏;《印象·西湖》更因其工程违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招来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彩排时也遭到当地文化名人宣科的炮轰——声污染破坏环境,舞台也损害了丽江自然景观。

青睐频频与质疑不断

    张艺谋《印象·刘三姐》成功以来,印象某某愈演愈烈,目前除《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之外,还有《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也呼之欲出。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施惟达认为,大型实景演出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类型创新值得肯定,这种演出模式能让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品牌效应找到契合点,极易获得旅游热点地区的青睐并迅速见效。

    但几个产品成功了,是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张艺谋,都需要'印象'?有的可能非常适合做实景演出,有的则未必。很多人就认为杭州的《印象·西湖》就不如室内的《宋城千古情》。如果一味搞'印象',会不会重复投资、严重浪费?文化产业的最大问题是,一个地方成功了,其他地方就一哄而上。施惟达说。

   蜂拥而上的大型实景演出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云南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坦言,过去云南就因为《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旅游歌舞演出的成功而一拥而上,很多州市都在搞,根本不考虑当地旅游市场现状和需求,结果是有的州市砸了1000万元就演一两个晚上,有的演几场演不下去了,反正有政府买单。浪费惊人!

    施惟达也认为,印象系列的艺术形式虽趋于成熟,但从产业发展上看则仍显幼稚和单一,它的长处是因地制宜,但还缺乏延伸产品,品牌效应也因其过多而受限,距离巴黎《红磨坊》那样的经典演出还有差距。

最小伤害与最小遗憾

    大型实景演出正在成为地方政府文化浮躁症的典型样本,全国各地近年都在涌现这样那样的实景。

    范建华认为,这类演出迫切需要进行环保评估,要让民意参与进来。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官员、政府看准了,就立即上马,评估、监管就成了走过场。事后我们才来问责,晚了!要杜绝环保隐忧,各地就必须建立一套防患于未然的环保测评机制,事前就要严格把关,不然这类担忧将永远存在。今天是张艺谋、陈凯歌,是因为他们有名,更受关注,难道明天换一个没名气的导演来鼓捣一台演出,就不会存在这类担忧了吗?

    与环保问题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实景演出折射出的文化创新乏力。范建华指出,2000年前后涌现的大型实景演出经印象系列已达巅峰,出现大规模抄袭和仿制,形式和内容均缺乏新意。很多实景演出对当地文化的演绎,常常过度符号化,缺乏深层挖掘,甚至存在误读现象。《希夷之大理》即便请出了名导陈凯歌加盟,但仍没跳出一般实景演出的套路。

    环保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则表示,作为环保专家,他对大理挖掘、弘扬民族文化表示理解与支持,声光电等元素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尚需检验,他认为,今后各地搞这类大型实景演出都应该遵从两条原则:最小伤害与最小遗憾。(新华社昆明7月13日电)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