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资源
燕赵名胜
所在位置:  首页 >>  燕赵名胜
听,保定古城墙在诉说它的历史记忆
发布时间:2022/3/18

保定古城墙

一座城市的记忆

对话岁月,唯有静默。历史这本厚重的书,我们一页页慢慢翻开。在历史时间的长河里,保定古城墙历经沧桑与辉煌,见证着城市的风风雨雨。让我们走近古城墙,倾听每一块砖瓦的喃喃低语,用心灵感受每一处豁口深处的往事。


保定城的初建

      保定,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多年的建都(州)史。北宋建立后,今保定北部一带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年)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北伐失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翌年令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今保定)、威虏(今徐水遂城)、静戎(今徐水)等城池。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县,保塞军升为保州。淳化三年(992年),李继宣任保州知州时,保州城的营建工程始竣工,修筑了土城墙,营建了城内建筑,统一修建的营舍即达1500多处。开挖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护城河,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运。由此,保州始具都市规模。

金贞祐元年(1213年),蒙古军攻占保州,全城被毁,徙州治于满城。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将治所从满城迁徙保州,令副帅贾辅、计议官毛居节(名正卿)和苑德(清苑人)主持在废墟上进行规划,重建城池,城周11里,比宋金时的保州城有所扩展,当时土城的规模,为后世保定城奠定了基础,以后历代虽有重修,但基本格局未变。元代统一北方后,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为顺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

      明建保定砖城

明代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后,为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年),都督孟善在原城基础上加固,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女儿墙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年)都指挥张溥再次对土城进行修复。隆庆年间(1567—1572年),从任知府贾淇、章时鸾相继改夯土城为砖包城。前后3任,历时5年而成,建筑形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军事重城。全城周长4850步,计12里零330步,墙高3丈5尺,顶宽1丈5尺,底宽3丈5尺,城壕(护城河)宽3丈,深1丈5尺。


      墙基上铺以巨型条石,石下筑糯米浆合拌的石灰土(类似现在水泥),基槽既宽且深,并依地势高低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墙体用青砖包砌,中间用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每隔一步有一垛口,在垛口中间有射箭口,每个垛口下方都有排水口。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南城门门楼东边建有一亭式小楼名“魁星楼”,楼东侧有一小碑亭(保定解放后有碑无亭)。城周四面建4个城门,东门名“望瀛”、南门名“迎薰”、西门名“瞻岳”、北门名“拱极”。每门墙体之外各建有半圆形瓮城,正城门和瓮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各城楼下均是拱型门洞,门洞宽约2丈,深约3丈5尺。各城门均有两扇用铁皮包的厚重木城门,门上有横竖排列有序的铁门钉。整个城周呈不规则方形,唯西城门以南向外呈弧形凸出约370多米,似靴头,往北又呈直线,似靴筒,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城”之称。

      断壁残垣古城墙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0月,英、法、德、意侵略军侵占保定,分别驻保四城门。次年(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当年8月四国联军撤离保定时烧毁四城门正楼、瓮城楼及角楼。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凯为恭迎慈禧、光绪谒西陵来保,将永宁寺(即南大寺)改建为行宫,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门正楼,其它三城门正楼及四门瓮城楼均未重修,仅在东、西、北城门正楼的遗址处各建三大间带女儿墙的高大平房,形似一层城楼。


民国时期,城内西南隅建有历届政府监狱,为防止犯人越城墙逃跑,将其院内南邻城墙坍塌的一段重修,接茬反差现在还明显可见。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由北向南推进,国民党军利用城墙进行了保卫战,古城遭日军大炮和飞机轰炸,西北部城墙倾圮多处。

现在的古城墙,仅存南城墙一段,坐落在原环城南路西段,长545米。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从动物园北侧城墙可见。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却极具风貌特色,它见证了保定历史进程的漫长岁月,承载着保定城市发展的变迁,珍藏着保定人的记忆。

光阴荏苒说沧桑,栉风沐雨听流年。城墙周围车水马龙,不时有年轻的情侣、通电话的中年人、悠闲散步的老人从城墙下走过。城墙默默伫立,像一个老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