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资源
产业园区
所在位置:  首页 >>  产业园区
国内产业园区如何做好“双碳”概念建设
发布时间:2022/3/11

      推动工业的低碳减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我国已建成的工业园区数量多、种类广、低碳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各异,对于承载未来产业的发展条件不一。为了更好地配合“双碳”概念发展,推动和实现低碳化发展,必须从工业园区的能源结构、技术转型等方面出发,实现科学精准地减碳、减排,下文重点从“双碳”的背景、现状、机遇及园区的实施路径等方面分析的工业园区的“双碳”概念建设。


      一、“双碳”概念背景介绍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加快推动“双碳”战略是实施与推动工作。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该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该意见对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国内“双碳”战略实施现状与机遇

      我国对节能减排实施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组织保障措施与考核体系。我国于2007年6月12日便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应对气候最高议事机构。自“十二五”开始,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重大工程,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

      推动低碳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9%;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从产业角度可见,我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施多项节能标准,注重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提效。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健全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节能法规标准约束,发布实施340多项国家节能标准。其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2020年的56.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9%;同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持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至2020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

      碳交易、碳经济等创新模式不断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在10个省(市)和77个城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组织领导、配套政策、市场机制、统计体系、评价考核、协同示范和合作交流等方面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自2011年起,诸多城市已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9月30日,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4.9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9.78亿元。

      绿色发展大背景下,低碳园区成为发展硬指标。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实施更为严格的减排限制政策。产业园区是产业的重点承载空间,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整治对象之一,在考核碳排放指标时也聚焦到了园区载体。这也意味着园区低碳建设已成为基本任务,同时,低碳园区也相应地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利于产业招商发展,提升园区运营效益与回报价值。

      三、园区“双碳”建设的重点实施路径

      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应用,也是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根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沿海向内地阶梯式推进、并进式发展,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空间和布局方式,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超两千多家,多数位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各类工业园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占到全国的31%。作为未来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是从源头推动和实现未来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提前谋划布局,科学制定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方案。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之初或者在升级过程中,都要提前考虑到低碳发展的实施与布局,在规划设计前期要对标国家“双碳”行动方案,结合地区资源能源禀赋、经济发展规划、园区总体规划、新能源产业规划等,制定具有前瞻性、切实可行的园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规划。在产业定位时要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经济基础好、负荷聚集且负荷类型多样,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的客观优势,统筹规划园区电、气、热等综合能源系统,提升园区综合能效,并选择合适的产业方向及产业环节。在园区配套建设层面要合理选择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供应方式,协同源网荷储,促进多种能源形态高效协同转化,发挥储电、储热、储冷等灵活资源的调节能力,挖掘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市场潜力。在碳排放考核层面要做好全面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的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及时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并建立配套保障制度,同时可以考虑建立落实园区绿色转型发展规划的协调、对标达标机制,并制定相关责任清单与考核机制,确保规划执行到位。以前瞻性的思维建设低碳园区。

      加快园区能源升级利用,建立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2021年上半年,国家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率先在国家高新区推动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园区新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较低,新能源消费提升空间巨大。园区应加快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常规能源融合发展,发挥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供给。充分挖掘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潜力,积极利用柔性电力技术、热泵技术、储能技术,推动园区建设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应将加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作为重点来抓。积极推广分布式供能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就地转化和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的融合,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利用的供能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供给。基于“能源+互联网”智慧用能的方式,管理园区用能,对园区能耗进行对标与节能空间分析,识别重点用能设备或工艺等,寻求节能降耗的方案。最终打造成绿色能源升级发展的新型产业园区。

      推动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助力产业升级发展。当前,低碳发展成为工业园区的必然选择,推动工业园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及生产装备技术升级是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园区公共交通,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加气站、充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发展规划,做好充电设施在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鼓励园区内部物流车、商务用车使用电动汽车、LNG、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节能车辆;完善智能化、网联化、数值化交通体系,推动智能化交通管理和智能化交通服务;鼓励节能建筑应用,打造一批“绿色装配建筑”“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再能资源利用。在碳排放考核中,资源再利用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工业园区应加强循环经济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导向,加快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应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园区还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链条上应推动重点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鼓励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

      工业园区的“双碳”概念建设不仅可以应对碳排放考核指标,也可以间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通过低碳园区的建设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利于产业园区产业招商。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园区也开始加入低碳改造与建设的队伍中,也势必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