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第十届特博会参展商】刘永乐芦苇艺术画
发布时间:2022/1/6

刘永乐芦苇艺术画

 华北明珠白洋淀,芦苇千倾,人杰地灵,素有“北方江南”之称。正是这秀丽的风光、厚重的历史积淀,造就了白洋淀芦苇画的诞生。

图片

白洋淀年产芦苇16万吨左右,可用来造纸、编篓、织席、打帘等,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制作芦苇画,逐渐衍生为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的美誉。在白洋淀有很多芦苇画艺人,刘永乐就是其中一位。

图片

刘永乐,1967年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现为河北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河北民协芦苇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旅游协会理事,河北省保定市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河北农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芦苇画,大家共识是源于明清,但是它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当中,尤其是前些年随着白洋淀旅游业的繁荣,芦苇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既是一个艺术品,同时也是一个旅游纪念品。芦苇画也承载了好多文化的内涵,你能看到白洋淀人民的一种勤劳、质朴、智慧。——刘永乐

图片

图片

刘永乐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从小看到的便是摇曳的芦苇、飞翔的水鸟、打渔的老翁。从6岁开始学工笔画起,这些深深烙印在心底的场景就成了刘永乐笔下的主角,在他后来的芦苇画作品中,淀边景色也出现得最多。

图片

刘永乐创作芦苇画已经20多年了,剪、烙、烫、熨、组等几十道制作工艺他都信手拈来。

“不是每根芦苇都能做画,要皮薄、柔软的这种。芦苇它本身是圆的,用水浸泡,用剪刀从中间劈开之后,用电熨斗给它熨平,根据不同的要求粘裱不同的芦苇片。第三步,通过裁剪、雕刻,给事先塑好的形整理出来。第四步,烙烫,不同的层次给它体积感和光影效果表达出来。烙烫完之后,就是粘贴,再装在画框里边,整个流程就完成了。”谈起芦苇画,刘永乐充满了自信。

图片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其中“葭”指的就是芦苇。可见,芦苇自古便与文化艺术结缘。传统的芦苇画多展现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水乡风情,图案纯朴逼真、野趣十足,给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芦苇画的样式、颜色,还有材质、内容都在不断创新。

图片

图片

刘永乐不但突破性地创作出大型芦苇画作品,还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经典画作以芦苇画的形式呈现,并把书法、陶瓷、刺绣等和芦苇画巧妙结合起来,造就了一件件具有独特艺术内涵的“跨界”作品。

刘永乐:传统的芦苇画只用芦苇,色调比较单调,层次不太分明。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麦秆、苔藓,甚至花瓣,都融入芦苇画中,色调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更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

刘永乐创作芦苇画不但从国画和西画中吸收艺术营养,而且受苏绣的启发,他将芦苇画做成双面的,既有苏绣的通透、色彩丰富,同时又有芦苇堆积的浮雕感,上市之后大受欢迎,就连苏州的经销商也特别热衷于销售它。

图片

图片

芦苇画虽源于民间,但美而不俗,大气十足,尤其符合国际上追求环保、追求自然的理念。2018年5月,芦苇画在雄安新区全球推介活动中亮相,数百幅芦苇画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外国使节,成为推介雄安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刘永乐的工作室墙上,就挂着一张他将芦苇画——鸣蝉图送给外国友人的合影。

图片

刘永乐:我当时给美国耶鲁大学副校长现场做了一幅蝉,用毛笔写上“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特别喜欢,直说神奇。那时候我真正感觉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咱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

芦苇画是白洋淀、雄安新区的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未来新区的建设发展当中,刘永乐要写下浓重的一笔。借着雄安新区发展的东风,给土生土长的传统芦苇画工艺一个更高的平台。

图片冯骥才为芦苇画题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河北白洋淀工艺品有限公司由刘永乐先生创办,公司主营芦苇艺术画,芦苇艺术瓷瓶,红木芦苇艺术屏风,环保活性炭盘,承揽大型工程创意壁画,生产旅游艺术创意纪念品等。公司特聘国家级美术家为艺术顾问,在总经理刘永乐指导下,把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精雕细琢,锐意创新,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苇编艺术品,其设计制作工艺在白洋淀首屈一指。

公司目前为我国专业的苇编画制作销售基地,保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保定市十佳优秀民营文化企业,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保定市十佳旅游商品企业,保定市巾帼创业手工产业基地。

公司现拥有高级技术人员10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员工80名,在全国工艺品行业中享有盛誉,同时公司形成了成熟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强大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拥有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其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