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资源
非遗传承
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传承
河北省普查新发现的部分文物遗迹
发布时间:2011/4/20

■蔚县发现河北省海拔最高的明代寺院 

    在张家口蔚县的文物普查中,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在小五台山南台山顶发现一处明代寺院---南台弥勒院,并在南台主峰顶海拔2737米处发现一无梁阁建筑,当地老乡称菩萨顶。
     弥勒院包括正殿、正殿东阁、东配殿、南门四座建筑、西北侧洞窟及老君洞,院内现存万历3年、崇祯9年、乾隆40年、59年等6通重建石碑,正殿、正殿东阁、南门基址及东配殿建筑墙体、南门下老君洞。弥勒院建筑均为无梁阁形式,石墙厚度为1.8米左右,条石石券砌筑屋顶,沿房屋进深方向石券跨度达3.8米左右。弥勒院东配殿殿内净面阔达8.85米,进深为3.7米,墙体条石最长可达5.5米。遗址内现存大量柱顶石、砖、瓦、条石等建筑构件及铁质佛像残片。 
      南台顶无梁阁体量较小,阁内净面阔2米,进深2.3米,条石砌筑墙体,厚度为1.06米,条石券顶,石板屋面,全部为就地取材,没有发现砖、瓦等建筑构件,阁内存一石碑,年代不详。小五台山属于恒山余脉,位于蔚县东南部,分五个台,东台海拔2882米,为河北最高峰,北台、中台次之,南台再次之,海拔2751米。

■ 蔚县文物普查发现《百工图》壁画 

    在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队在蔚县一处财神庙内,发现了保存非常完整的清代《百工图》壁画。
    该财神庙,坐北朝南,现存有前殿、正殿和东、西配殿,《百工图》壁画分四行四列绘制于东、西配殿的南北山墙上,每面墙绘制十六副,共有六十四副图,均以墨线相隔,右上角有榜题,内容包括首饰楼、成衣局、仁义当、生药店、书籍斋、弓箭铺、银钱局、柳器店、酒缸行、读书林、剃头房、切烟铺、哑医堂、粟粮店,以及兑换金银、高唱古词、专理音乐、烟火炮铺、完童耍货、描绘丹青、脂肉俱全等等。绘画以榜题为内容,人物形象绘制生动,很好的体现当时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生动再现了清代社会的生活状况。
    该庙始建于清代初年,根据调查确定财神庙东、西配殿在同治年间经过重修,《百工图》壁画应该是在这次重修时绘制的。壁画所体现出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在画工精细的画笔下,逼真的复原了清代末年的社会生活,是非常难得的研究资料。
    清乾隆年间,皇帝颁旨,命宫廷画师绘制长卷《百工图》,内容囊括了当时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生活状态,是一部记录社会民生的百科全书,被当时人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目前在全国发现的《百工图》壁画很少,像蔚县这样保存完好的《百工图》壁画,更实属罕见!

■抚宁县新发现战国时期山寨遗址 

    省文物普查队在抚宁县杨家燕山村凤凰山顶发现1处战国时期山寨遗址。遗址北高南低,顶部较为平坦。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20000平方米。遗址周边现存一圈残石墙,石墙高0.8--4米,根据在遗址地表采集绳纹泥质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标本分析,遗址年代应为战国时期。该遗址的发现,对秦皇岛古代人类活动、迁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涿州市发现民国时期天主教堂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涿州市制定了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普查方案,着重对古文化遗址、近现代革命史迹的专项调查,加强对民间文物线索的收集,共发现古遗址41处,这些古遗址中,最早的是商代遗址,大多数为战国、汉代遗址。发现近代建筑1处,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天主教堂,填补了涿州近代此类建筑的空白。

■阜平发现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印刷局旧址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阜平县发现晋察冀边区政府及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旧址。院落座北朝南,南北长36米,东西宽21.2米,总体分布面积为765平方米。现存原建筑8座,计37间。抗日战争时期曾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及边区印刷局占用,现为本村村民居住。
     据《阜平县志》和《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简史》记载,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并附有印刷部。6月,中共北方分局与边区政府指示,将印刷部与银行分开,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刷局(同时,银行还有加印部),开始发行边币。1939年7、8月间,边区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辗转到河北省灵寿县油盆村一带。冀中印刷分局不久也转到阜平县大东沟村,与印刷局合并。
    该旧址为对研究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史、银行史、货币史等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石家庄鹿泉文物普查发现太平军将士殉难处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北省普查队石家庄支队在鹿泉市西山森林公园景区内,发现多处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遗址,并在好汉寨发现太平军将士殉难处。
     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遗址位于鹿泉市封龙山北麓的西山森林公园东景区好汉寨、饭沟和天门寨等处,太平军将士殉难处位于好汉山峰顶。从现存遗址遗物看,好汉寨曾是太平军的中军大寨,四周现存寨墙遗址,寨墙边有许多栏杆桩眼。峰下两块巨石夹成一角处,曾是起义军的中军帐,石壁上刻有摩崖符号;好汉寨东北的山沟(当地百姓称其为饭沟),是当年太平军做饭之地,现存厨房遗址和捣米面用的石臼;饭沟西北山坡上有一面巨型石鼓,相传为当年太平军平日练兵集合和遇敌情传令时用;好汉寨西的天门寨,寨顶平坦,为当年太平军储存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寨周围有两道石垒寨墙及部分石屋遗址。当地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事。据传,太平军曾在好汉寨与清军鏖战,弹尽粮绝后,幸存的将士从好汉山峰顶将刀枪掷下,并跳崖殉命。在寨内不少人曾捡到过箭头及弓用铁弹。
       据史料记载,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5月开始西征北伐。西征军由天国名将石达开等统率,很快攻克安庆、武汉三镇等;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2万余北伐军从扬州出发,途经安徽、河南、山东,沿黄河西上进入太行山脉,由山西攻入直隶,再由深州下沧州,直逼天津,遇清将胜保、僧格林沁抵抗,又得不到后援,北伐军全军覆没。
     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太平军北伐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