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代的中医就像是一支一支的蜡烛,用自己点亮别人,而被点亮的,则努力把自己蓄积的所有的能量都燃烧出来,发出更强烈的光亮,就这样,中医的薪火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就是大国医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
张元素
张元素(约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提起张元素很多人都不知晓,甚至很多学中医的人对这个名字也会很陌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师,他在中医学上所作的贡献以及中医人才的培养上可谓功勋卓著,堪称一代宗师。
张元素自幼聪颖过人,8岁时就考中了“童子举”,“童子举”是科举考试中特为少年应试者所设的考试科目。相当于今天的青少年奥数比赛。27岁时,参加进士考试时,因试卷中犯了金章宗完颜璟的庙讳而落榜。 从此张元素不再迷恋仕途,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开始潜心研究医学。
据《金史》记载:他对医书博文强记20余年,但在实施中与人不分高下,所以心中十分焦虑。有天夜晚,张元素梦见有人用巨斧,打开他的胸腔,把几卷《内经治备药》装了进去。从此,他竟大彻大悟,精通医术。
医治名医 一战成名
行医之初,张元素并没有什么名气。一次,河间刘完素得了伤寒,自己开方却不见好转。刘完素的弟子便请张元素前来诊治。
刘完素乃当世名医, 名声已经如雷贯耳,让一个刚刚步入医道的实习生给自己治病,刘完素很是不屑。张元素并不计较。切脉后,张元素问是否服用过寒凉药物? 名医刘完素大惊,后生非等闲之辈啊。刘完素吃完张元素开的方药,很快便痊愈了。从此,张元素可谓”一战成名“!
行医故事 广为流传
张元素有一次急诊,在路上的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他出于医者态度,主动上前询问,一问果然如此。这个男子患有严重的胃病,一直以来找了不少医生去看病,吃了不少方子,本来家境还算殷实,但是长久下来,病也没看好,钱也没了。没有办法只能慢慢等死,张元素听了之后非常同情,他细细给男子诊治之后对他说:“你去这个地址,也就是我家,去拿几副药,不收你钱,吃个几副应该就会好了。”这个男子将信将疑,一试之下,竟然没有两个月病情好转,他逢人就说张元素是神医。
不拘于古 开创先河
张元素怜贫济世的故事广为流传的同时,他对中医学的潜心研究奠定了他在医学界的地位。
作为一派的开创者,张元素是一位不拘于古的医学大家。他治病救人的方法与当时众多医生均不相同,别人都是按照古方抓药,而张元素每次都是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表现开出新的药方。
他曾说:“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结合自己的行医实践,吸收前人学说观点,形成了自己的学说理论,开创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为中医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五大代表学派之一。其他学派分别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和汇通学派。
张元素生平著作颇多,但是因为金元时期动荡战乱不休,仅有《医学启源》与《珍珠囊》以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遗留了下来,但请不要小看这两本薄薄的小册子。
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这两本书和一篇文章开创了中医的两个先河,而这两个先河至今被中医沿用了下来,一个是拥有完整体系的脏腑辨证,一个是药物的性味归经。
有了这两大法宝易水派在诸多学派中屹立不倒。在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再传弟子罗天益,以及明代诸多温补学派补充下形成了自家的医学体系。
这样的一个人不仅学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的医学思想及创新精神开启了祖国医学理论创新研究之门,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对中医有巨大贡献的医学家,无论是学术上还是教育上都可谓是功勋卓著!
纵观张元素学医之路,可以说是励志逆袭的典范,张元素没有名师引导,而是自学成才。和历史上一些医学天才不同,略显笨拙的他凭着一股韧劲,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医生梦。后人不仅尊他为“易水学派”鼻祖,还称他为“医学改革家”。明代李时珍称赞他“大扬医理,灵素而下,一人而已”。
张元素这支烛光,不仅点亮了自己、点亮了易水学派,同时也照亮了中医之路!值得我们每个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