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资源
非遗传承
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徐水狮舞
发布时间:2020/3/19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河北是北狮的发祥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建国后得以迅速发展。

徐水舞狮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狮舞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狮舞分文狮和武狮,表演时文狮武狮交替进行,另有小狮子穿插表演。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生活,主要神态有:表现睡狮眼睛的睁与闭、嘴巴的张与合、肚子的呼与吸,表现狮子习性动作的“挠痒”、“舐毛”、“打滚”、“抖毛”、“弓腰”、“啃爪”、“打舒展”、“嬉戏”等,动作细腻逼真,神态风趣可爱。武狮重在刻画狮子的威猛的性格,其套路有“高桌技巧”、“梅花桩”、“踩球过桥”等。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徐水狮舞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表演时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亮搬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

徐水狮舞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由于狮舞道具昂贵、培养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狮舞面临传承危机,亟待有关部门加以抢救、扶持。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