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融合
文创与旅游商品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创与旅游商品
金庸经济学 | 熟悉的陌生与陌生的熟悉
发布时间:2019/4/18


金庸经济学 | 熟悉的陌生与陌生的熟悉

    第2307期文化产业评论近年来,翻拍现象频频出现,每一次都话题度极高。近期,由蒋家骏导演执导,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等演员加盟的新《倚天屠龙记》一开播,便争议不断。有对慢镜头的吐槽、有对五毛特效的嘲讽,有对演技的嫌弃,不过,随着剧集的播出,不仅男女主的高颜值和爱情线俘获了不少观众,一些观众还表示新版会打架、会怼人、会说情话的杨左使才符合原著中风流倜傥的形象……其实,历来翻拍作品都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名作经典更是如此。金庸翻拍作品“今不昔”之叹不绝于耳,但在翻拍热潮中,仍有无数制作者想要去分一杯羹。

    由蒋家骏导演执导,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等演员加盟的新《倚天屠龙记》于今年2月27日开播。虽然从市场反映看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但新人演员的加盟、慢镜头表现的武打动作、贴近原著的剧情铺垫仍然成为争议的对象,“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人们对苏有朋版、吴启华版《倚天屠龙记》的怀旧情绪。

    金庸翻拍作品“今不如昔”之叹不绝于耳,但在翻拍热潮中,仍有无数制作者想要去分一杯羹。金庸,不仅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也是新时期的一个经济现象。在金庸翻拍热的背后,我们可以探寻到受众心理的动因和时代变迁的印记。

金庸: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

    金庸从1955年开始写小说,到1972年结束,共创作了15部作品。

《书剑恩仇录》是他第一部作品,一经刊出,便引人注目。《射雕英雄传》的创作使金庸更上一层楼,此后他被公认为新的“武林盟主”。而后,金庸的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有“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流行”这样的说法。

    金庸笔下的江湖,鲜衣怒马,汪洋恣肆;笔下人物,淋漓丰沛,动人心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恐怕没有哪一个人能像金庸这样,将作品鲜明地烙印在读者心里,被无数次重新拿来品味和解读,成为时代变迁的印记。从这一角度,金庸的确是二十世纪的一个文化现象。

    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58年,在金庸发表《射雕英雄传》不久,胡鹏便指导了第一部金庸小说改编影片《射雕英雄传》。金庸改编的第一次热潮出现于70年代后半期。这时香港经济起飞,电视普及,由于金庸小说多为中长篇,恰好成了改编电视剧的绝妙素材。在76年到89年的十五年时间里,金庸小说翻拍成的电视剧作品有22部。

    “珠玉在前”的市场利益刺激了港台地区的电视剧拍摄,在90年到21世纪初,港台地区掀起了翻拍金庸作品的热潮,翻拍作品有25部左右。而新世纪伊始,这股热潮转移到了大陆地区。2001年,金庸先生将其作品的电视翻拍权卖给央视,象征性地收取了1元改编费。随后,金庸武侠剧成为大陆电视剧市场的常客。就以《倚天屠龙记》来说,目前可知的同名电视(剧集)版本,便有8部。

    港台地区改编的金庸影视剧,给剧方带来了巨大的红利。2003年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引进内地之后,最高收视率达26%,一时风头无两。而华谊在2005年开始布局电视剧业务,此后几年,金庸武侠剧一度撑起其电视剧业务的半壁江山,仅一部《鹿鼎记》便获得4403万元的销售收入。不仅是影视剧,金庸IP还衍生了100多款游戏,产值超千亿。畅游于2007年推出的网游《天龙八部》,上线1年后便占据搜狐在线游戏15亿元总收入的95%。毋庸置疑,金庸是新时期的一个经济现象。


    金庸小说的不断翻拍,一方面说明金庸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和艺术生命力,对于传播金庸作品,奠定其经典地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影视制作者举经典之薪火、借金庸之名气、取时代之技艺、造熟悉之奇景的想法。

翻拍:熟悉的陌生与陌生的熟悉

    影视剧的翻拍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不仅要考虑市场利益的牵引、影视原创剧本创意不足等问题,还应当关注受众接受心理对于翻拍作品的推动。众所周知,影视作品能否吸引观众是一件很难预测的事情,好莱坞作家威廉·高曼称之为“无人知晓”现象。这就促使制作者们采取一些策略来规避风险,包括对经典作品进行翻拍。

    约瑟夫·蓝佩尔提出“文化产业的竞争是由寻求新奇所驱动的。然而,消费者既期望新奇的文化商品,也期望这个新奇是可以理解的,是自己熟悉的。”所谓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也就是这样一种平衡的选择。

    受众的熟悉来自于经典文本的品牌影响力。经典影视剧因其独特的魅力,有着良好的口碑、较高的票房或收视率,已经受到市场检验和观众认可,能够有效控制风险。这意味着无论是故事脉络、人物形象或华彩片段都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只要制作者稍加改动,就可以刺激受众的好奇心和比较心理。

    同时由于原剧积聚的影响力和粉丝群,翻拍经典本身就足够吸睛,还未开播,就自带流量,大大节约了翻拍影视剧的营销和宣传成本。譬如新《倚天》,先是94年版中周芷若的扮演者周海媚出演新一代灭绝师太上了热搜,被网友调侃“多年后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而引发关注。而后是主角的新人班底使得观众对新《倚天》的呈现在揶揄之中又有颇多好奇。

    翻拍作品联合了时代的流行话语,激发不同代际粉丝之间的争论和比较。颇具争议性的选角、对原著的贴合度、艺术与工业水平等等,都是争议的对象。开播之后,新《倚天》便因为慢动作的特效镜头和五毛特效引发观众新一轮的弹幕轰炸,年轻演员的演技也受到颇多质疑。不过,随着剧集的播出,除了男女主的高颜值和爱情线俘获了不少观众外,一些观众还表示新版会打架会怼人会说情话的杨左使才符合原著中风流倜傥的形象,对于大战光明顶的情节也大呼过瘾。

    开播到现在,剧集已过半,网络播放量达到30亿以上,在网络剧播放排行榜上居于前列。新《倚天》的豆瓣评分也从最初的4.9分提升到了5.6分。

    分数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说明观众在低预期的情况下,对于槽点“入乡随俗”后更容易实现对作品的认同。从《倚天屠龙记》改编作品的系列评分可以看出,金庸小说影视化已经进入一个口碑疲乏期,经典版本往往在受众心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之后的翻拍版本都需要经过受众与其心目中的经典版本比较而最终实现对翻拍作品的接受。但如果翻拍作品新意匮乏,质量低下,乐感消费胜于内涵传达,大众依旧不会买单。

寻根:文化印记与时代符号

    金庸作品,即便被翻拍多次,新出炉时,仍能在市场引起波澜。如果究其背后原因,寻找其文化轨迹,我们也能够发现藏在微漾之波下的时代符号。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还处于英国殖民文化与旧文化传统的混沌中,这一方面带给他们自由的创作空间与现代化的理念,一方面又使他们感受到文化的失落感和身份认同的缺失。因此,香港民众试图从武侠文本中去寻找失落的灵根。

    武侠之中“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理想人格和“惩恶锄奸“的英雄义气成为满足民众心理梦幻的源泉。同时,一批受到专业教育和训练的精英知识分子成为金庸改编影视剧的主力军,他们将个人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思考融入作品之中,使得作品中兼具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和家国意识。

    而到了90年代,成熟的商业都市文化成为香港文化的主流,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是一般民众的诉求。地域认同代替家国文化成为文化产品产生的心理机制。因此香港版金庸武侠剧更加注重娱乐性和传奇性。一切以市场需要为准则,将罗曼蒂克作为吸引民众的首要元素,设计丰富的武术动作和场景满足人们的视觉消费欲望,消解了原著中历史批判和社会伦理的深刻主题,而将作品降解于市场、受众和现实。

    大陆版的金庸武侠剧创作开始于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的时期。电视成为独特的大众文化载体,新的消费理念的萌发促使受众更加追求实用性和娱乐性。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侠义精神”和家国意识回归,使得作品中有一定的主旋律色彩;另一方面平民化美学倾向日渐显露,充满浪漫主义的视觉化消费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有人说,这一时期的金庸武侠剧其实是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合谋。

    近十年间,金庸小说翻拍的作品仍然络绎不绝。一个原因是,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理念给了制作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将以往没能表现出的奇观场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表现。另一原因是不同的创作者希望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阅读感受融汇到金庸改编作品中,而在以往呈现的作品中却还没能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

    同时,受众的审美观也随着媒介技术和时尚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原版的影视作品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而新一代的年轻观众也需要属于他们自身的文化记忆。所以,随着00后年轻观众的成长,金庸武侠无疑会再次成为影视公司发掘的宝矿,成为时代的专属定制品。

结语

    虽然,翻拍影视剧对于影视市场的繁荣和经典文本的传承具有一定作用,但本质而言,翻拍数量过多、翻拍品质普遍走低显示了我国影视产业原创能力不足,产业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虽然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片面重复,粗制滥造,最终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年来,“IP”成为影视剧产业的一块跳板,优质IP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何发掘IP价值,跳出既有思维,仍然是影视创作的难题。依靠既有IP、以翻拍保底的思路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作为影视从业者,更应当从剧本、题材方面多下功夫,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当代共鸣,创作出更多贴近现实生活、文化底蕴丰富、审美意识完善的优秀作品。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