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文旅新闻
文旅资讯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旅资讯
京津冀十一地共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
发布时间:2015/11/19

11月13日凌晨,经过几小时路程,连续两天在北京忙活演出的河北省唐山市评剧团团长黄宁终于回到家。想起几小时前,自己还带着团里曾获梅花奖的演员在北京朝阳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的舞台上演出,黄宁兴奋不已。“唐山是评剧的故乡,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走出去的机会太少了。今年,多亏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搭台牵线,我们去了北京和天津的不少剧场,很多戏迷第一次见识唐山的评剧实力。”黄宁表示。

2014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明确三地融合发展的领域、方向和思路。当年11月,天津市和平区、北京市朝阳区、河北省唐山市等六区一市文化部门签署文化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10月,在六区一市基础上,北京海淀区、天津北辰区和河北秦皇岛、廊坊、沧州五地加入,形成十一地共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的局面,各方约定在公共文化资源、活动、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共建共享,为京津冀文化繁荣发展积累经验、探索道路。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联盟成立的第二天,北京市东城区就组织李金斗、莫岐、孟凡贵等老中青相声演员赴唐山为百姓进行相声专场演出,强大阵容和精彩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11月11日、12日,唐山又把《评剧名家名段专场演唱会》送到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年底前,还将为北京西城百姓送场大戏。据悉,联盟成员中,唐山虽不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之列,但一年来,通过当地文化部门运作,诸多文化活动得到京津方面的积极响应。“今年,光两地参与的‘唐山大舞台’演出就有30多场。唐山的剧团主要是评剧,而现在观众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如果没有京津提供的资源,我们的演出内容就很单一。”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韦远东希望唐山的“冀东文艺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能在京津文化热土扎根。

提供文化服务的一方出资购买演出项目并负责往返交通费用,接收文化服务的一方负责食宿和剧场费用,合作之初,11家联盟成员就达成以上默契。“要是单独采购大牌院团的剧目费用较高,且运作起来很不便利,分工后费用能减少一半甚至更多,双方都减轻了负担。”韦远东说。此外,跨区域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成为交流内容。今年,天津市和平区广泛发动区内文艺创作者到联盟成员所在地采风,创作新节目还要拿到当地去演,接受观众检验。

“我们之间是‘自由恋爱’,虽没有哪家当火车头推动,但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想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为基层百姓提供更多文化福利。”北京市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永远没有终点,各地有好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借鉴。”对刚刚取得示范区创建资格的北京市海淀区来说,联盟成员中6家单位有示范区创建经历,其领导机制建设、制度政策设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经验,无疑将成为该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宝贵财富。

“大家现在都有想法,但深度交流尚需时日。”提及“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的发展空间,廊坊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科长彭智宏说,“当前交流内容主要停留在公益演出、展演等领域,随着合作深入,明年财政预算到底多少,能演出多少场,是不是还有其他大项目,还是有点拿不准。年底,11家单位最好开个会,汇总一下各自的想法。”专家指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只有站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顶层,树立一盘棋战略思想,细化三地规划,进行有效衔接,才会变三地“移盆合栽”为“有效嫁接”,出现“1+1+1>3”的系统效应、协同效应。

这两天,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滨正琢磨如何细化联盟章程,以增强操作性。“现在我们基本实现了演出、展演、干部挂职等方面的共享和互动。下一步,可尝试建立三地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打造一些常态化的品牌活动,慢慢补齐三地在公共文化发展上的短板。除了内部交流,还可尝试联手打造一批能走出国门的作品,以‘京津冀文化圈’闯市场。”赵滨说。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