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文化消费增长的趋势促使金融业继续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起步不算早,但中国文化产业金融的业务创新与理论探索却后来居上,尤其是在业务规模和服务产品的多样性方面成就突出,专业上也由粗放式的支持进入较为精细化的分工,从事文化产业金融行政管理与产学研的队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文化产业金融对于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推动,赢得了各界的重视与肯定,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的文化产业金融会发展得更健康、专业和稳健。
与活跃的中国文化产业金融相比,西方国家即便是版权产业发达、经济日益复苏的美国也显得相对保守。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今天的西方金融业至今谈虎色变,一些区域性的银行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是保守的”,对于没有形成现金流的产业项目即使以随时可以出手的房产抵押也申请不到贷款,更不可能以一个收益待定的版权或新型商业模式加上良好的信用记录去争取贷款。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与美国的文化产业金融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中国活跃,美国保守,这不是一个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各自的经济政策导向、商业经历、消费者数量、经济增长惯性、产业成熟度和金融界的信心等差异导致的。一句话,各有各的国情。今天中国文化产业金融的发展形式与规模,很难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系。中国已经在尝试作为孤寂的探索者独立承担风险,这个大环境必须正视。
金融业与文化“走出去”
外贸领域,就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而论,由于全球各国需要中国的市场,作为交换,中国的产品也可以卖出去,国际影视制作与高端艺术品由中国来代工也是可以的。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讲,发展文化外贸的前景依然看好。中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中国为外国生产的文化产品,如各国的传统节日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与中文版权作品,这两类的市场相对稳定,市场份额比利润率或许更重要,金融业应该持之以恒地予以支持。
但是文化外贸的风险也是存在的。与当今的中国一样,各国自身内部也都存在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斗争,如果中国在对待外企的态度即在排外与融合二者之间的平衡把握不适当,遭到报复也不是没有可能。在外企布局的选择上,现在比中国有生产成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配套优势的国家多的是,中国绝不是唯一选项;从消费地的国情来讲,西方的议员害怕选民,再没有地位的居民都可以直接给市长打电话发牢骚,动不动就是上会听证,而中国的文化企业与金融业不可能对外国公民的个人决策产生什么影响。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风险的警钟还是应该长鸣。
为此,支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去,金融业需要权衡。从国家层面讲,要推动中国文化金融的国际化发展,开放的国策不能变,已经卓有成效的外交政策要坚持,不能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失去市场,而是要变中求胜。
文化项目方应多听金融界的建议
文化产业或许是所有产业中对政治最为敏感的产业,内容产业的很大部分实际上是“政治产业”。我们在做文化产品与文化项目的价值分析时,也充分认识到时政价值对于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的重要性,如果一个版权产品播出与展示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收益?
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来看,内容产业在选题和出新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如何在新的语境里持续发展,金融界或许比文化界有更敏锐的嗅觉,更贴近于市场的判断和更严格的风控能力。文化界在做文化项目时,不妨多听听银行、保险和证券及基金业的意见与建议。明星战略的风险已经出现,今后数年依然难以避免。选题材重要还是选人重要甚至会变成文化企业成败的艰难决策。
当前,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美的流行对策之一是与地产结合,将本没有文化的地产注入文化内涵,让文化与地产都得到升值,这种实践的收效是短平快的,不过在地产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尤其是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下调的阶段,文化地产项目的风险也是难于避免的;再者,当文化被泛滥地商业化之后,文化元素自身的价值也会边际递减,地产饱和的风险与文化元素效用边际递减的风险合在一起的时候,项目的收益预期有可能落空。
当前,无论以何种形式进入文化地产的资金,都不要想象一定会得到上海新天地或万达广场式的成功,虽然仍然会有成功者,但如今是时过境迁,正所谓时移势易也。把房价贴个文化的标签炒到让人买不起总是不对的,难免引火上身。
文化消费市场吸引金融业
虽然存在风险,但是在中国文化消费已经成为集基本消费、时尚消费、全民消费、持续消费与带动性消费于一身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金融业是不会错过这个百年未遇的历史机遇,从而继续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有哪家银行、哪家证券交易所会弃大消费的行业于不顾呢?他们只会想方设法做得更有效率并更专业,并且会寻求更广泛的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与社会资金来分担发展中的风险。
理论上讲,将文化创意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制造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是有前途的;建立文化产业银行这类专业文化金融服务机构形成全国性的示范效应和网点服务,对文化产业和金融业都有降低风险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价值。未来,将高速发展的文化金融商业服务逐步转为稳健、长期和科学管理的文化金融振兴体制,建立专门的文化金融管理部门和专业组织,专人专事负责,人们就有信心期望更高的行业效率和更安全的投资环境。